什么是测绘数据?测绘数据的合规要求是什么?
第一,何谓“测绘数据”?
识别测绘数据是界定测绘活动的前提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》未对测绘数据作出明确定义,仅对测绘活动作出较为模糊的界定,即“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、大小、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、采集、表述,以及对获取的数据、信息、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”。自然资源部此前发布的2022版《通知》曾就此问题作出了明确,将“测绘数据”定义为“车辆及周边道路设施空间坐标、影像、点云及其属性信息等测绘地理信息数据”。
本次《测绘通知》第一条在2022版《通知》基础上就此问题进一步作出澄清,即测绘数据是指“车辆及周边道路设施的空间坐标、实景影像(视频和影像等环境感知数据)、点云及其属性信息等地理信息数据(含道路拓扑数据)”。
至此,如果说2022版《通知》解决了“纯粹的车辆GPS数据是否属于测绘数据”的争议,那么本次《测绘通知》则进一步明晰了“通过摄像头(非激光雷达等)拍摄的车外实景视频是否构成测绘数据”的问题。不过,从企业实务角度,性质界定与实质合规风险是两个层面的问题,一般也还需要结合数据精度、覆盖地域范围、数据内容敏感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判定。
第二,测绘数据还可能同时具备哪些属性?
针对测绘数据的收集和处理,在我国监管框架下还需同时考虑其可能具备的如下属性:
结合上表,以车外视频影像为例,此等数据集可能受到多维度的监管:一方面,其根据《测绘通知》的规定将直接落入测绘数据的范围;另一方面,如果此等车外视频包含车外的人脸、车牌等信息,还可能构成重要数据、个人信息、汽车数据等;此外,如果此等视频影像涉及军事禁区且达到了一定精度,还可能构成国家秘密;最后,如果车外视频数据集中包含时间要素,还构成“时空数据”,进而需受到时空数据相关强标的约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