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心点!职称撤销计入黑名单,这几大红线千万别踩
职称严查,违规撤销,雷厉风行。
11月8日,山西某高校职称评审出现教师论文造假,被依法核查处理。
自从7月份人社厅发布《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》以来,职称严查整治拉开序幕,不断有职称严查撤销名单放出。
职称评审行为不端,一旦查出,不仅要撤销职称,还要计入诚信档案,3年不得申报,代价惨重。
那么今天,小编整理了职称评审中,一定不能触碰的几大红线,一旦触碰被查出,就会面临职称撤销,希望大家未雨绸缪,引以为戒。
一般来说,职称评审是需要逐级申报的,从初级晋升中级,最后晋升高级。
部分学历、工作业绩条件满足后,可以实现跨级申报。
但是如果未满足跨级申报标准,直接跨级申报,属于违规行为。
违规的跨级申报一般在评审初期就会被直接驳回,驳回后甚至会记录在案,影响到后续的评审资格。
学术不端是最常见的违规行为之一。
包括但不仅限于抄袭搬运他人成果、学术造假、发表违规期刊、找他人代笔等等。
如今,职称评审破四唯,对论文的审核会更加严格,在这种情况下,难免会有人力不从心,想出一些花招,但是后果非常严重,一旦后期查出,到手职称也会被撤销,并且计入诚信档案,甚至追究法律责任。
大家都知道,申报材料对于职称评审至关重要,里面包括工作年限、学历、继续教育学时等硬性材料,以及业绩、论文、专利等软性材料,无论哪一项不合规,都会直接影响评审结果。
因为材料作假也成为职称评审中的重灾区。
材料作假行为包括但不仅限于对学历、工作年限、技术资格证书等资料进行伪造、编造业绩成果、重复提交业绩成果、抄袭他人业绩成果等等。
一旦查出,到手职称撤销,同样计入诚信档案,影响未来职业生涯。
职称评审通常会由评审专家参与,受到评审专家的主观因素干扰。
因此,对评审专家进行贿赂,是最快捷有效的评审“捷径”。
但是,根据最新的《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》,未来不仅会对申报人进行监管,对评审专家、评审委员会也会进行严厉监督,并且建立监管机制,最大程度的保障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公平公正公开。
所以这时候想要再利用行贿来通过评审,风险极大,一旦被查出,不仅申报人的职称要被撤销,收受贿赂的评委也将面临处罚。
以上4大红线,是我们在职称评审中一定不能触碰的,如果你对职称评审还有任何疑问,欢迎咨询我们!